橘
美人有嘉树,结实如黄金。
微霜降秋节,芬芳满中林。
采采不盈箧,岁暮远相寻。
缄以尺素书,致以瑶华音。
开缄读素书,字字琅与琳。
把玩不去手,置我高堂阴。
恍行洞庭上,秋色潇湘深。
况此东南美,橘颂步高吟。
橘柚匪芬芳,荷君芬芳心。
微霜降秋节,芬芳满中林。
采采不盈箧,岁暮远相寻。
缄以尺素书,致以瑶华音。
开缄读素书,字字琅与琳。
把玩不去手,置我高堂阴。
恍行洞庭上,秋色潇湘深。
况此东南美,橘颂步高吟。
橘柚匪芬芳,荷君芬芳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橘子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真挚情谊的珍视。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段(前六句)写橘子的珍贵。诗人用"黄金"形容橘子的颜色,用"芬芳"描写橘子的香气,说明这不是普通的橘子。朋友特意在寒冬时节远道送来,虽然数量不多("不盈箧"),却饱含深情。
第二段(中间六句)写书信的情谊。诗人收到装在精美信封("尺素书")里的书信,字字都像美玉般珍贵。他反复阅读把玩,将书信郑重地放在厅堂,就像对待珍宝一样。
第三段(最后六句)写诗人的感动。读信时仿佛置身洞庭湖畔,看到潇湘秋色。诗人觉得橘子本身的美("东南美")都比不上朋友的心意珍贵,于是高声吟诵起《橘颂》这首诗来回应朋友的深情。
全诗妙在将实物(橘子)和情感(友谊)完美结合。橘子虽小,情谊却重;书信虽短,心意却长。诗人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朋友间最动人的情感交流。最后用屈原《橘颂》的典故,既赞美了橘子的品格,也升华了友谊的纯洁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