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和人生感悟,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比喻传递深刻道理。
前四句像在回忆老友聚会:分别时我们击掌大笑,喝醉后说话颠三倒四。这里用"醉剧语无伦"的生动画面,让人立刻联想到自己和朋友喝嗨了的场景。接着把朋友比作汉代学者辕固(学问好但不愿做官),说他不像那些热衷权势的人(平津侯公孙弘),这是用历史人物夸朋友清高。
中间两句感叹时光飞逝:现在朋友们头发都白了一半,心里话还能向谁倾诉呢?这种"半白头"的描写特别戳心,就像现在同学聚会时发现大家都长了白头发的感觉。
最后两句是全诗精华:松柏的树干从来不去和桃李争抢春天的风光。这里用两种树的特性作对比——松柏四季常青但不起眼,桃李开花时绚烂却短暂,其实是说真正的情谊像松柏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不需要像桃花李花那样争一时风光。这种比喻既形象又有哲理,教人做人要踏实不张扬。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