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春晚泛舟枫桥寒山寺。寺为某中丞重建。古微丈为言辛亥八月宴集于此,归舟谱此词,盖不胜黍离之悲也
载香游缆,傍云廊重舣,幽单春客。
一匊招提花外水,谁共閒鸥分席。
塔影书空,溪流饶舌,旧赏都陈迹。
点霞波镜,醉颜犹认枫色。
还记飞盖西园,秋坰小队,岸风前吟帻。
下界钟声催世换,尘梦何曾留得。
故苑惊灰,诸天凄梵,付与残僧识。
雪香桥堍,乱樱红送帆隙。
一匊招提花外水,谁共閒鸥分席。
塔影书空,溪流饶舌,旧赏都陈迹。
点霞波镜,醉颜犹认枫色。
还记飞盖西园,秋坰小队,岸风前吟帻。
下界钟声催世换,尘梦何曾留得。
故苑惊灰,诸天凄梵,付与残僧识。
雪香桥堍,乱樱红送帆隙。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春天乘船游览寒山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惆怅。
上片写眼前之景:作者乘着载满花香的游船,停泊在云雾缭绕的寺庙旁。寺庙是某位官员重建的,如今只有孤独的春游客人。清澈的溪水从花丛外流过,却无人与悠闲的白鸥共享这美景。塔影倒映在水中,溪水潺潺似在诉说,这些都是往日的痕迹。晚霞映红的水面像镜子一样,还能辨认出枫叶的红色,仿佛醉汉脸上的红晕。
下片转入回忆:还记得当年在西园乘车游玩,秋天在郊外与友人吟诗作对的快乐时光。但下界(人间)的钟声提醒着时代变迁,尘世的欢乐终究留不住。曾经的园林已成灰烬,寺庙的诵经声透着凄凉,这些只有老僧才真正懂得。最后镜头回到现实:桥边雪白的樱花和红色的樱花混杂,在船帆的缝隙中飘落,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用"塔影""溪流""钟声""樱花"等意象,营造出时光流逝、盛景不再的感伤氛围。特别是结尾樱花的红白相间,既点明春季特征,又暗喻世事无常,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