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侄师如石同妇见过

古人重生孙,欲为王父尸。
尔姑念尔祖,宰木今风悲。
不得见尔生,况当逆妇归。
我独贺乃翁,有妇能奉匜。
食上调滑甘,寒暖视其宜。
更致大夫食,乃翁喜可知。
还家勤五经,进德要及时。
他年悬旌节,门户增光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许,充满家庭温情和人生智慧。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开头用"王父尸"的典故(古代让孙子扮演去世祖父接受祭祀的习俗),表达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性。诗人感叹逝去的长辈看不到孙子娶妻的遗憾,但马上转为欣慰——虽然祖父不在了,但新媳妇很贤惠,能把家里照顾得很好。

2. 中间具体描写好媳妇的标准:能细心伺候公婆饮食起居("奉匜"指端水伺候洗漱),根据季节变化关心老人冷暖,还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传统家庭对媳妇的期待。

3. 最后转入对年轻人的教导:回家要苦读经典("五经"),修身养德要趁早。最终目标是建功立业("悬旌节"指当大官),光耀门楣。这部分把家庭幸福和事业追求自然衔接,体现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价值观。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婚嫁小事传递了:
- 家族延续的仪式感
- 孝道传承的实际表现
- 读书进取的人生追求
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家庭中温馨又充满教诲的日常生活场景。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