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旧罗员领

针线殷勤补旧罗,细看墨迹酒痕多。
如何不肯轻抛掷,曾听南薰帝舜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件日常小事——缝补旧衣服,但背后藏着深厚的情感。

第一句"针线殷勤补旧罗":用"殷勤"这个词形容缝补的动作,说明主人不是随便缝两针,而是很用心地在修补这件旧衣服。就像我们现在会对特别珍爱的旧物件精心维护一样。

第二句"细看墨迹酒痕多":仔细看这件衣服,上面有墨水痕迹、酒渍等生活印记。这些痕迹就像时光的脚印,记录着衣服主人曾经的生活点滴。

第三四句"如何不肯轻抛掷,曾听南薰帝舜歌":点明舍不得扔掉的原因——这件衣服曾经陪伴主人听过"南薰歌"(相传是舜帝创作的太平盛世之歌)。这里用典故暗指这件旧衣承载着主人对美好时光的记忆。

全诗妙在:
1. 通过缝补旧衣这个生活细节,展现中国人"惜物"的传统美德
2. 用衣服上的痕迹作时光标本,记录流逝的岁月
3. 最后用典故升华,把普通旧衣提升到情感载体的高度
4. 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就像我们舍不得扔掉的旧毛衣,可能只是因为上面有亲人缝补的痕迹

这种写作手法很像现代人写"爷爷的老怀表"或"妈妈的旧围裙",通过具体物件寄托深沉情感。诗中那种对旧物的珍视,对往事的怀念,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