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三十目忏六首 其五

哀乐于今渐莫支,是非都付少年时。
佯狂自颂刘伶酒,小咏人传毕曜诗。
过去繁华天不悔,未来欢笑我何知。
振衣西望蓬山外,云树江关日暮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中年人回望青春、感慨当下的复杂心情。

第一句"哀乐于今渐莫支"说现在快乐和悲伤都渐渐承受不住了,暗示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从前。第二句"是非都付少年时"是说年轻时在乎的对错是非,现在都看淡了。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刘伶是晋朝爱喝酒的狂士,毕曜是唐朝诗人。这里说自己假装狂放像刘伶一样喝酒,写的诗被人传阅像毕曜的诗。其实是在自嘲——过去的风光老天爷都不后悔(暗示自己也不必纠结),未来的快乐谁又能预料呢?

最后两句最有画面感:抖抖衣服向西看,蓬莱仙山在云树之外,江边关隘笼罩在暮色中。这个场景既像真实的眺望,又像人生的隐喻——年轻时向往的仙境(理想)还在远方,而现实已是日暮时分(年纪大了)。

全诗妙在把中年危机写得既坦诚又洒脱。不回避精力衰退的现实,但用喝酒写诗来化解;不否认理想未达的遗憾,却用"天不悔"来开解自己。最后那个暮色中的远眺,惆怅中带着平静,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谁没有在加班后的傍晚,看着远处高楼发呆的时刻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