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滇南胜境
风尘十余载,匹马厌往还。明经非高第,胡为万里天。
亲老幸身健,最我勿辞艰。人皆乘驿传,我无驷马闲。
行行滇路尽,突兀见黔山。回首望白云,白云何处边。
荣枯分草岭,风雨两地偏。金马不可络,石虬不可鞭。
踟蹰亭畔路,去去辞乡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离家多年的游子归乡途中的感慨。全诗用朴素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旅途艰辛和思乡之情。
开头四句写诗人厌倦了十多年风尘仆仆的生活,虽然科举没考中好名次,却还是为了功名远行万里。"明经"指科举考试,"高第"就是好名次。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追求功名的无奈。
中间部分写诗人想到家中父母年迈却身体康健,这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人皆乘驿传,我无驷马闲"形成对比,别人都能坐官府的驿站马车,自己却只能徒步,凸显旅途的艰辛。
"行行滇路尽"以下六句写景抒情。走过漫长的云南山路,突然看见贵州的山峰,回头望见白云,却不知家乡在何方。"荣枯分草岭"用草木的荣枯比喻两地气候差异,金马、石虬都是云南的象征,诗人说它们无法驾驭,暗示对故乡的眷恋。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境的亭子旁徘徊,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乡。全诗通过旅途细节,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前路的迷茫,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