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图 其三

谁云盛德格天难,国本将危又复安。
试按楚歌评汉祖,沛公元不溺儒冠3。

现代解析

这首《四皓图 其三》用大白话讲,讲的是刘邦(沛公)和"商山四皓"的故事,核心在打破"帝王无情"的刻板印象。

前两句说:谁说高尚品德感动上天很难?你看刘邦快把国家搞砸了,最后不还是靠四位贤人(商山四皓)稳住了局面。这里"格天"就是感动上天的意思,"国本"指国家根基。

后两句举了个反差例子:人们总说刘邦讨厌读书人("溺儒冠"指把儒生的帽子当尿壶),但你看他听楚歌时(指项羽被围垓下时四面楚歌的典故),不也展现出重情重义的一面吗?诗人想说:刘邦看似粗鲁,实际懂得尊重真正有才德的人。

全诗亮点在于用"商山四皓"(四位拒绝刘邦征召的隐士,后来却出面辅佐太子)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厉害的领导,关键时刻都分得清轻重,会为大局放下个人好恶。这种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观察,比简单贴"明君昏君"标签有意思多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