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驿中秋

驿路临江接汉阴,洞庭秋气转萧森。
吴关一望三千里,为借清光寄远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在临江驿站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前两句写景:诗人站在江边的驿站路上,这条路似乎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汉水南岸。洞庭湖一带的秋天,草木凋零,显得冷清萧条。这里用"萧森"这个词,既写出了秋天自然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后两句抒情:诗人遥望吴地(今江浙一带)的方向,眼前仿佛展开三千里的广阔空间。他想要借着中秋明亮的月光,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寄给远方的亲人。"清光"指月光,中秋的月亮特别明亮,古人常以月光寄托相思。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空间感强烈:从眼前的驿站到汉阴,再到三千里外的吴关,视野不断延伸,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望眼欲穿的心情。
2. 以景衬情:用秋天的萧瑟衬托孤独,用明月寄托思念,情景交融。
3. 含蓄深沉: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望月寄情的动作,委婉表达思念。

就像现代人站在异乡的火车站,看着手机里的家乡照片,想给家人发条"今晚月亮真圆"的信息一样,这首诗写出了古今相通的那种羁旅思乡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