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驸马园亭赏红莲

主家留客敞华筵,一朵红莲倚槛鲜。
太液分来知不远,蕊宫开处自天然。
秋风入座生阴细,晓日窥帘拂露圆。
醉后不闻香满坐,银筝翠管沸遥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林驸马家园林中举办的赏莲宴席,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红莲的美丽和宴会的欢乐氛围。

首联“主家留客敞华筵,一朵红莲倚槛鲜”,直接点明主人设宴待客,而一朵鲜艳的红莲倚靠在栏杆旁,成为宴会的焦点。这里用“倚槛鲜”形容红莲,仿佛红莲是有生命的,主动展现自己的美丽。

颔联“太液分来知不远,蕊宫开处自天然”,借用“太液池”(汉代皇宫中的水池)和“蕊宫”(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来比喻红莲的高贵和天然之美。诗人似乎在说,这红莲像是从皇宫或仙境中移植而来,但它的绽放却是自然而然的。

颈联“秋风入座生阴细,晓日窥帘拂露圆”,转入对环境的描写。秋风轻轻吹入宴席,带来细微的凉意;清晨的阳光透过帘子,照在沾满露珠的红莲上。这两句通过“秋风”“晓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拂露圆”又让人感受到红莲的娇嫩。

尾联“醉后不闻香满坐,银筝翠管沸遥天”,写宴会达到高潮时的情景。宾客们醉意朦胧,反而闻不到红莲的香气了,因为乐器的声音响彻天空,盖过了一切。这里的“沸遥天”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喧闹和宴会的热烈。

整首诗从红莲的静态美,写到宴会的动态欢乐,最后以音乐的热闹收尾,层次分明。诗人通过红莲这一意象,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烘托出人间宴饮的快乐,两者相得益彰。语言上,诗人善用拟人(如“倚槛”“窥帘”)和比喻(如“太液”“蕊宫”),使得描写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