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写给晚清名臣郭嵩焘的,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赞美郭嵩焘的功绩和品德:
1. "劳宣中外"——他为国家内外事务奔波操劳(郭嵩焘是中国首位驻外公使)
2. "望重泰山"——他的声望像泰山一样崇高
3. "立德与言"——他树立了道德典范,留下了宝贵言论(指他的著作和思想)
4. "而公不朽"——这样的人必将永垂不朽
下联表达哀痛之情:
1. "誉以诗人"——世人称赞他的诗人身份(郭嵩焘确实擅长诗词)
2. "视犹子弟"——作者把他当作亲人长辈般敬爱
3. "为天下恸"——他的离世让天下人都感到悲痛
4. "亦哭其私"——作者也为失去这位亲近的人而伤心
全联的亮点在于:
- 用"泰山"比喻德高望重,形象有力
- 既写他的公共贡献,也写私人情感,显得真挚
- "不朽"与"恸哭"形成对比,突显逝者的伟大和生者的哀思
- 短短32字就概括了逝者生平、社会影响和作者情感
这种挽联就像现在追悼会上浓缩的悼词,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切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