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夜与汪伯谐庶子陆鼎仪张启昭谕德联句 其一

月转西檐夜向深(汪),几回思卧更看参。
天清辇道遥闻柝(陆),火冷斋庐半拥衾。
有制共严三日戒(程),受釐应荅九重心。
坐来无事频呼茗(张),怀抱都忘俗虑侵(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里几位文人聚在一起联句(轮流作诗)的场景,充满了清幽雅致的氛围和文人之间的默契。

开头两句(汪伯谐作)写夜深月影西斜,诗人几次想睡却又起身看星星("参"指参星),展现了一种闲适又略带失眠的闲愁。接着(陆鼎仪作)描写宫廷大道上传来遥远的打更声,斋房里诗人裹着半冷的被子,用"天清"和"火冷"的对比营造出清冷寂静的夜。

中间(程敏政作)提到大家共同遵守三日斋戒的规矩,并虔诚回应皇帝的恩典("受釐"指接受皇帝赐福),体现了文人对礼制的重视。最后(张启昭与汪伯谐作)写大家坐着无事就频频叫茶喝,完全忘记了世俗的烦扰,通过"呼茗"这个生活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雅集时品茶论道的闲适情趣。

全诗用平实的夜话场景,通过月色、更声、茶香等意象,传递出文人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交流的生活情趣。最妙的是结尾"怀抱都忘俗虑侵",看似简单的饮茶场景,却达到了忘却烦恼的境界,这种"以俗见雅"的笔法正是古代文人诗的高明之处。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