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凰台
西风扫建业,六朝倏更代。
孤凤何年来,高台此留待。
唐家日方中,忧昃深感慨。
宗臣裂肝胆,片语到今在。
痴云起大荒,事业果颠沛。
遗吟所镌磨,岁月又屡改。
梁园后悲秋,草草作南内。
登台渺八顾,潮落石头碎。
祸乱有本原,臣子出忠爱。
夜深挹长庚,江月为谁对?
孤凤何年来,高台此留待。
唐家日方中,忧昃深感慨。
宗臣裂肝胆,片语到今在。
痴云起大荒,事业果颠沛。
遗吟所镌磨,岁月又屡改。
梁园后悲秋,草草作南内。
登台渺八顾,潮落石头碎。
祸乱有本原,臣子出忠爱。
夜深挹长庚,江月为谁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登凤凰台怀古,通过历史兴衰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家国情怀的思考。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历史变迁(前八句): 用"西风扫建业"开篇,形象描绘六朝古都南京的沧桑巨变。凤凰台的传说与唐朝由盛转衰的对比,暗示历史循环的无奈。特别提到"宗臣裂肝胆",歌颂那些为国家付出全部的忠臣。
2. 现实感慨(中间六句): 用"痴云起大荒"比喻时局动荡,指出事业成败的反复无常。提到梁园(汉代名园)和南内(唐代宫殿),通过建筑变迁暗喻政权更迭。登台远望时"潮落石头碎"的景象,象征繁华消逝的凄凉。
3. 哲理思考(最后四句): 点明祸乱根源在于为政者的决策,强调臣子的忠诚源于爱国之心。结尾的江月意象,用亘古不变的明月反衬人世无常,留下深沉追问。全诗通过历史场景的切换,传递出"忠诚可贵但难改大势"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