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官员对民生疾苦的牵挂和对未来退休生活的向往,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情。
前两句"粒我生民未敢休,乐天知命更何忧"是说:只要百姓还在为温饱发愁,我就不敢停下工作;但只要能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又有什么好忧愁的呢?这里展现了作者的责任心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他年了却公家事,向拟楼山共白头"描绘了理想中的退休生活:等将来完成公务后,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于先生)一起在山间小楼隐居,直到白头。这里的"拟楼"可能是他们约定好要建的隐居之所,"共白头"的想象特别温馨动人。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 - 既有"为民请命"的责任感,又有"归隐山林"的文人情怀 2. 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年轻时努力工作,老了和朋友一起过闲适生活 3. "共白头"这个细节让抽象的归隐理想变得具体可感,仿佛能看到两位白发老人在山间谈笑的画面
这种既牵挂百姓又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