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不是心,不是佛,
不是物。沥尽野狐涎,
趯翻山鬼窟。平田浅草里,
露出焦尾大虫。太虚寥廓中,
放出辽天俊鹘。阿呵呵,
露风骨。等闲拈出从人前,
毕竟分明是何物。

现代解析

这首《偈三首》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用生动的比喻和意象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否定常规认知
开头"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直接否定了人们常执着的精神概念(心)、信仰对象(佛)和物质存在(物)。这就像在说:真理不在你习惯认为的那些东西里,需要打破常规思维才能看见。

2. 破除迷惑的意象
"沥尽野狐涎"(倒干迷惑人的口水)、"趯翻山鬼窟"(踢翻装神弄鬼的巢穴)这两个动作感很强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要清除思想上的迷雾和虚假认知。就像拆穿江湖骗子的把戏一样干脆。

3. 突然显现的真相
"平田浅草里露出焦尾大虫"(看似平静的草丛里突然出现猛虎)、"太虚寥廓中放出辽天俊鹘"(广阔天空中突然冲出雄鹰)这两组画面形成强烈反差——真理往往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平凡处突然显现,就像平静生活中突然的顿悟。

4. 自在洒脱的态度
"阿呵呵"这种笑声和"露风骨"的表述,展现了悟道者看透本质后的轻松幽默。最后两句就像变魔术般把真理"拈出来"给人看,但又不直接说破,留下思考空间——真理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

全诗就像用一系列"快闪镜头":先打破你的固有观念,再清扫迷惑,最后用猛虎雄鹰这样充满生命力的意象,让你在震撼中自己看见答案。这种表达方式避免说教,而是引导读者在想象中亲身经历一场思想觉醒。

释祖珠

释祖珠,号遁庵,南平(今湖北公安西北)人。住荆南府公安寺。为南岳下十七世,东林道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