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孤独者从梦中惊醒后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寂寞和忧伤。
上片写夜半惊醒的场景:突然从美梦中惊醒,各种复杂情绪涌上心头。这时听到隔壁人家传来歌舞音乐声,更衬托出自己的孤单。熄灭残灯后,只见窗外明月高悬,冬雪融化后的天空堆积着暮云。这些景物描写都在烘托人物内心的空落感。
下片用对比手法加深孤独感:黄莺成双成对,大雁却离群独飞,就像独自倚在西窗喝酒的作者。虽然春寒中梅花依然绽放,但这份美丽反而让思念更浓——就像为心上人消瘦的何郎典故那样,暗示作者也在为某人憔悴。
全词妙在把孤独情绪融入日常景物:隔墙的欢笑声、将熄的灯火、融雪后的暮云、窗边的梅花,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画面,经过作者细腻组合,变成了一幅动人的"深夜独处图"。特别是最后用梅花和"何郎瘦"的典故,既写出思念之深,又留下含蓄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