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坊斋夜回忆过去与友人赏雪联句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如今孤独的感慨。
前四句写当下环境:斋房干净无尘,宫城更漏声残(暗示夜深人静)。"芸阁"指翰林院,"桂坊"是太子官署,用"不知""何似"的疑问句式,流露出对过去翰林院生活的怀念,以及现在身处太子官署的孤寒感受。
后四句转入回忆:旅居之夜香炉余温犹在(暗示曾经与友人围炉夜话),但经历春天后难再有赏雪的兴致。最后直接对三位友人喊话:你们应该也记得吧?当年我们灯火下共同吟诗的场景。
全诗通过"香炉余温"与"春雪难再"的对比,将往昔的热闹与现在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那个带着期盼的询问,仿佛能看见作者独对灯火,向远方友人投去思念的目光。这种跨越时空的友情呼唤,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曾经的美好时光永不褪色"的永恒主题。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