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九龄赴淮西

汉将传华胄,苏卿敝黑貂。
曳裾非我事,置醴远相招。
楚甸春多草,淮流日两潮。
空吟小山赋,丛桂影萧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萧九龄前往淮西任职的作品,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惜别之情。

首联"汉将传华胄,苏卿敝黑貂"用两个历史典故赞美友人。前句说友人像汉代名将的后代一样出身高贵,后句说友人像苏秦(战国时期著名外交家)一样虽然衣着朴素但才华横溢。

颔联"曳裾非我事,置醴远相招"写友人的品格。前句说友人不喜欢巴结权贵("曳裾"指提着衣襟奔走于权贵之门),后句说友人因为品德高尚而被远方征召任职("置醴"是古代礼遇贤士的仪式)。

颈联"楚甸春多草,淮流日两潮"描写友人将去的淮西风光。楚地原野春草茂盛,淮河每天有两次潮汐,既点明友人去向,又暗示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尾联"空吟小山赋,丛桂影萧萧"抒发惜别之情。诗人说自己只能徒然地吟诵《招隐士》("小山赋"代指),看着桂树影子摇曳,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丛桂"常用来比喻隐士或高洁之士,这里也暗指友人品格高尚。

全诗通过用典和写景,既赞扬了友人的高尚品格和才能,又含蓄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语言简练但意蕴丰富,用历史人物比喻友人显得典雅庄重,而自然景物的描写又让诗意生动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