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公蓝关图(为陈以严赋)
韩公不信佛,肯信世有仙。
牡丹花上谁所赋,一朝雪拥蓝田关。
阿湘幻化有如此,神仙灼灼在眼前。
使公一语稍低屈,携手同行良非难。
胡为骑马浪自苦,祗令收骨江之边。
乃知此公胸中屼峍有壮气,抵死不肯从湘言。
当时果州有谢女,白昼居室生云烟。
须臾上升众所见,公谓魑魅物怪其逢旃。
后来儒者颇好异,遂令末世坎离龙虎纷纷传。
乃知韩公不可及,泰山北斗不独文章然。
牡丹花上谁所赋,一朝雪拥蓝田关。
阿湘幻化有如此,神仙灼灼在眼前。
使公一语稍低屈,携手同行良非难。
胡为骑马浪自苦,祗令收骨江之边。
乃知此公胸中屼峍有壮气,抵死不肯从湘言。
当时果州有谢女,白昼居室生云烟。
须臾上升众所见,公谓魑魅物怪其逢旃。
后来儒者颇好异,遂令末世坎离龙虎纷纷传。
乃知韩公不可及,泰山北斗不独文章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大文豪韩愈(韩文公)的故事,用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他倔强不信邪的性格魅力。
故事线: 1. 矛盾的开端:韩愈不信佛教,却对神仙之说半信半疑("肯信世有仙")。他在牡丹花上题诗后,突然遭遇大雪被困蓝田关(暗喻人生困境)。 2. 神仙的诱惑:名叫阿湘的仙人华丽现身,表示只要韩愈肯低头说句软话("一语稍低屈"),就能带他一起飞升成仙。 3. 倔强的选择:韩愈宁可骑马受苦、最终死在江边(暗指他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的史实),也不愿向神仙低头。 4. 对比论证:诗中提到当时果州有个谢女成仙的传说,韩愈却认为那是妖怪;后人热衷玄妙炼丹之术,更反衬出韩愈的务实。
人物塑造: - 用"胸中屼峍有壮气"(心里像有座倔强的高山)这样形象的比喻,把韩愈的硬骨头性格写得活灵活现。 - 通过"骑马受苦vs携手成仙"的强烈对比,突出他"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精神。
深层含义: 诗人表面写韩愈不信神仙,实则赞美他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风骨。最后两句点明——韩愈能成为泰山北斗般的文坛领袖,不仅靠文章好,更因这种"死磕到底"的品格。
现代启示: 就像现实中有人为坚持真理不惜付出代价,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不仅在于能力,更在于面对诱惑时能否守住底线。韩愈的倔强在当下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