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_寿阳妆,更

寿阳妆,更何须兰被借温芳。玉妃不卧鲛绡帐,月户云窗。前村远驿路长,空惆怅,凭谁问花无恙?被春愁晓梦,瘦损何郎。

万花丛,殢韶光肯放彩云空。痴呆呆未解三生梦,娇滴滴一捻春风。歌喉边笑语中,秋波送,依约见芳心动。被啼莺恋住,江上归鸿。

海棠庭,这红妆也见主人情。被东风吹软新歌咏,都为花卿。黄鹄飞白鹿鸣,山林兴,佳丽相辉映。是烟霞翠袖,锦帐云屏。

小楼红,隔纱窗斜照月朦胧。绣衾薄不耐春寒冻,帘幕无风。篆烟消宝鼎空,难成梦,孤负了鸾和风。山长水远,何日相逢。

作闲人,向沧波濯尽利名尘。回头不睹长安近,守分清贫。足不袜发不巾,谁嗔问?无事萦方寸,烟霞伴侣,风月比邻。

寿阳人,玉溪先占一枝春。红尘驿使传芳信,深雪前村。冰梢上月一痕,云初褪,瘦影向纱窗上印。香来梦里,寂寞黄昏。

八葫芦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酒频沽,正花间山鸟唤提壶。一葫芦提在花深处,任意狂疏。一葫芦够也无,临时觑,不够时重沽去。任三闾笑我,我笑三闾。

酒新篘,一葫芦春醉海棠洲。一葫芦未饮香选透,俯仰糟丘。傲人间万户侯,重酣后,梦景皆虚谬。庄周化蝶,蝶化庄周。

酒频频,一葫芦风味扶诗兴。一葫芦仗挑相随定,荷插银瓶。爱诗家阮步兵,宽沽兴,身世都休竞。螟蛉蜾蠃螟蛉。

现代解析

这首曲子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全篇可以分为三个有趣的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段)是"花与梦的变奏曲"。诗人用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开场,把春天比作娇憨的少女("娇滴滴一捻春风"),又像喝醉的美人("海棠庭...为花卿")。特别有趣的是,诗人说自己被春色迷得神魂颠倒,像做了场美梦,醒来发现连黄莺和鸿雁都在笑话自己。

第二部分("作闲人"段)来了个潇洒转身。诗人突然宣布要当个"甩手掌柜",把功名利禄都扔进河里洗掉。光着脚丫、披头散发也不在乎,活像个快乐的野人。这种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很酷。

第三部分(后五段)彻底变成"酒鬼的狂欢"。诗人带着酒葫芦满山跑,在花丛里喝得东倒西歪。最妙的是结尾:他醉眼朦胧中,觉得自己变成了蝴蝶,又觉得蝴蝶变成了自己——这分明是向庄周梦蝶致敬的幽默版。连屈原(三闾大夫)都要被他逗笑了。

全篇最动人的是那种"半醉半醒"的生活智慧:诗人既沉醉于春光美酒,又保持清醒的自嘲精神。就像现代人周末野餐时,明明知道周一还要上班,却依然选择痛快地活在当下。这种"带点颓废的浪漫",正是曲子的魅力所在。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