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才 其二

满楼明月满楼诗,独赏江东第一枝。书罢便誇王逸少,吟成定压沈佺期。

擎荷尽有生怜意,浮麦终无见面时。空忍两行知己泪,碧桃花下雨如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怜才 其二》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欣赏和惋惜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满楼明月满楼诗,独赏江东第一枝”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明月照亮了整个楼阁,诗人独自欣赏着江东最出色的才子。这里的“江东第一枝”比喻才华出众的人,就像春天里最早绽放的那一枝花,格外引人注目。

颔联“书罢便誇王逸少,吟成定压沈佺期”用典赞美这位才子的才华。王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字,沈佺期是唐代著名诗人。这两句意思是:才子写完书法就像王羲之一样令人赞叹,吟出的诗篇必定超越沈佺期。这是对才子极高的评价。

颈联“擎荷尽有生怜意,浮麦终无见面时”转为惋惜。前句用“擎荷”比喻才子像荷花一样高洁,让人心生怜爱;后句“浮麦”典出《后汉书》,指无法相见的遗憾。这两句表达了对才子才华的怜惜和无法常相伴的遗憾。

尾联“空忍两行知己泪,碧桃花下雨如丝”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只能强忍泪水,看着碧桃花下细雨如丝,仿佛天地也在为这份知音难觅的情谊落泪。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全诗通过明月、荷花、碧桃等清新意象,将对才华的欣赏、对知音的珍惜、对离别的伤感层层递进,最后融入雨中桃花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既美好又略带忧伤的诗意氛围。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