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楼

白云楼危压晴霓,楼下波光数毛发。
雕甍刻桷出烟霞,万瓦参差鹏翼截。
兰汀蕙浦入平芜,天远孤帆望中灭。
屈平宋玉情不尽,千古依然在月风。
漂零坐想十年旧,岁月飞驰争列缺。
青云交友梦魂断,白首渔樵诚契阔。
安居环堵袁安老,泣抱荆珍卞和刖。
折杨虽俚亦知名,犹欲楼中赓白雪。

现代解析

这首《白云楼》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以及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景壮阔 开篇用"危压晴霓"形容白云楼高得仿佛能压住彩虹,楼下水面清澈得连头发丝都能数清。雕花的屋檐从云霞中伸出,层层瓦片像大鹏的翅膀一样错落有致。远处长满香草的水岸融入平原,孤帆渐渐消失在天边。这里用夸张的比喻和细腻的观察,把高楼、云霞、水光、远帆组成一幅立体画卷。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借古抒怀 诗人想到屈原、宋玉这些古代文人未抒尽的情怀,认为千年来同样的月光和清风依然在。接着感慨自己漂泊十年,岁月飞逝如闪电("列缺"是古语指闪电)。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青云消散,如今白发渔樵的生活与当年理想相距甚远。这里用历史人物对照自身,突出时光无情和理想幻灭的惆怅。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自比明志 用两个典故表达困境:像东汉袁安一样清贫困守,又如楚国人卞和献玉反遭断足之刑。最后自嘲虽然只能写些通俗小调("折杨"),但仍渴望在楼中续写《阳春白雪》这样的高雅之作。这里用对比手法,展现诗人身处逆境仍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坚持。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交织的情感:对壮美景色的惊叹、对岁月蹉跎的无奈,以及身处困境仍不放弃的精神追求。诗人用高楼作为支点,撬动了时空——上接千年文人风骨,下连自身十年际遇,最终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找到平衡。

滕宗谅

滕宗谅一般指滕子京。滕宗谅(990年-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北宋官员,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为世人所知,岳阳楼的双公祠中有范仲淹与滕子京的雕像(右)。在岳州做过太守。他做太守时,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