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五十咏·皈来桥

已赓彭泽辞,更拟辋川诗。
未老还山了,犹嫌皈较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芗林五十咏》中的一首,主题围绕"归隐"展开,用简单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急迫感。

前两句"已赓彭泽辞,更拟辋川诗":
- "彭泽辞"指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的《归去来兮辞》,"辋川诗"指王维隐居辋川时写的山水诗。
- 意思是:我已经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了,现在更要学着王维的样子写隐居诗。
- 通过两位著名隐士的典故,表明自己追随先贤的决心。

后两句"未老还山了,犹嫌皈较迟":
- 直接说出现在虽然还没老就实现了归隐,却仍然觉得回来得有点晚。
- "皈"同"归",用"皈"字带点宗教意味,暗示把归隐当作人生归宿。
- 一个"嫌"字生动体现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连现在归隐都嫌迟,可见对官场的厌倦。

全诗亮点:
1. 用典自然:借陶渊明、王维的故事,不说教就让读者明白他的选择。
2. 语言直白:没有华丽辞藻,像聊天一样说"没老就回来了,还觉得回来晚了"。
3. 情感真挚:那种"一刻都不想多待"的急切感特别打动人,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由的渴望。

就像现代人辞职时说:"早就想学那些自由职业者了,现在终于辞职了,其实早就该这么做了!"这种朴实又充满解脱感的表达,古今相通。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