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故事,用姑苏台(吴王夫差的豪华宫殿)的兴衰来感叹世事无常。
前四句是历史回顾: 1. "乌喙"指越王勾践(传说他嘴像鸟喙),他在吴国当囚徒时睡石屋、尝苦胆,始终不忘复仇。 2. 越国把美女西施送到吴国当间谍,西施用美貌让夫差沉迷享乐。 3. "鸱夷"是皮袋子,暗指功臣伍子胥被装进皮袋沉江。说如果当初把奸臣伯嚭(包庇越国的人)除掉而不是杀忠臣,吴国就不会灭亡。 4. 如今姑苏台荒废,只有麋鹿在游荡,用动物反衬昔日的繁华不再。
后四句是触景生情: 5. 月亮照着姑苏台,像伍子胥悬目城门(死前说要把眼睛挂城门看越军灭吴)的怨恨目光。 6. 远山像西施皱眉头捧心口的病态美,暗指她的间谍任务充满忧愁。 7. 后人看到这些遗迹只能空自悲叹。 8. 诗人独自靠着栏杆望着虎丘(吴王墓所在),古今兴亡的感慨都在这沉默的眺望中。
全诗妙在把几个关键历史人物(勾践、西施、伍子胥)和典故(尝胆、沉江、麋鹿游宫)串联起来,用"悬目""捧心"这些标志性画面,让读者看到权力争斗的残酷和繁华易逝的苍凉。最后站在古迹前的沉思,把个人感慨升华为对历史的普遍思考。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