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写的,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天重阳节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首先,诗人说“岁回秋向闰”,意思是说时间到了秋天,而且今年是闰年,所以比平常的年份多了一个月。这里的“岁回”指的是时间的流转,“秋向闰”则是在说秋天已经到来,而且因为闰年的原因,秋天显得特别长。
接着,“九日菊未华”,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的好时节,但诗人这里说菊花还没开,说明重阳节还没到,或者诗人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及时看到菊花盛开的美景。
“青青东篱下,强起折还家”,这里的“东篱”指的是篱笆,诗人看到篱笆下的菊花青翠欲滴,忍不住想要去折一枝带回家。这里的“强起”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去实现这个愿望。
“岂无樽中酒,对之空叹嗟”,诗人虽然想喝酒来消愁,但面对美景,他却只能空自叹息,因为菊花还未盛开。
最后两句“后日开已晚,弃置今如何”,诗人感叹时间流逝,美好的事物总是来得太晚,等到了最后,再想珍惜却已经来不及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重阳节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及时享受美好事物的遗憾。诗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