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报转官偶成(时升江西臬副)

解缆沧州日,风尘犹帝乡。
荡漾河中鸟,惊舟忽飞翔。
鹊噪高柳巅,绕树低复昂。
有客日边来,疾呼招余航。
九天饶雨露,擢宪肃风霜。
犬马沐恩私,喜惧集中肠。
行年始强仕,鬓发忽既苍。
薄劣惭昔贤,勋业殊渺茫。
砺此金石贞,挹彼芝兰芳。
涓流赴东海,积篑培大行。
无裨高与深,冀以道自臧。
愿言志无违,行矣濯沧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官员在升迁时写下的感慨,既有对仕途的欣喜,也有对责任的敬畏,还有对人生理想的坚持。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的迷茫感
诗人用"解缆沧州日"(在沧州解开船绳出发那天)开篇,暗示自己像漂泊的小船。河中受惊的飞鸟、绕树盘旋的喜鹊,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他初入官场时的不安——就像突然被提拔的普通人,既惊喜又忐忑。

2. 升迁的复杂心情
当朝廷使者("日边来"指京城来的官员)传旨升他做江西按察副使时,他用"犬马沐恩私"形容自己像狗马般蒙受皇恩,既感激又惶恐。"喜惧集中肠"五个字特别真实,普通人突然被重用,都会既开心又怕做不好。

3. 中年的人生反思
"行年始强仕"(刚到四十岁做官的年纪)几句,是典型的中年危机写照:头发突然白了,觉得自己比不上古代贤人,事业也没什么成就。这种焦虑现代人很容易共鸣。

4. 坚守初心的决心
最后诗人用一组比喻明志:
- 像金属石头般坚硬("砺此金石贞")
- 像兰花一样保持品格("挹彼芝兰芳")
- 像小溪终将汇入大海("涓流赴东海")
- 像一筐筐土堆成高山("积篑培大行")
承认个人力量微小,但坚持用正道要求自己,最后"濯沧浪"的典故(屈原"沧浪之水"典故)表明要保持清白的政治操守。

现代启示
这首诗可贵之处在于真实:
- 不掩饰升官的喜悦,也不回避压力
- 承认能力有限,但坚持尽本分
- 把岗位看作修炼品格的契机
这种"既现实又理想主义"的态度,对今天的职场人仍有启发——在机遇面前保持清醒,在压力中坚守原则,在平凡岗位上积累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