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警

载将倾国尔为真,我梦扁舟作比邻。
今日避兵真是梦,可知夙世有奇因。
五湖烟水罨如画,鸱夷老子舍其下。
千秋声气梦相通,此地居停尔当借。
仙乎仙乎与世忘,何年归老耕閒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下文人避世求安的复杂心境,用虚实交织的笔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开篇"倾国尔为真"用夸张手法,暗示国家将亡的危机感。诗人幻想自己像范蠡一样泛舟五湖(历史典故:春秋谋士范蠡功成身退后隐居太湖),与山水为邻,但这种美好愿景被"今日避兵真是梦"打破——现实的战火让隐居梦想显得荒诞。

中间巧妙运用"鸱夷老子"(范蠡的别称)的典故,将历史隐士与当下处境重叠。五湖烟雨的美景与战乱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声气梦相通"道出古今文人共通的避世情怀,但"居停尔当借"又透露出现实中无处容身的苦涩。

结尾"仙乎仙乎"的反复咏叹,凸显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而"何年归老耕閒堂"的设问,最终回归到对太平生活的朴素向往。全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切换,将乱世文人的无奈、历史典故的化用、山水意境的营造完美融合,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保持着文人特有的诗意与克制。

孙锐

孙锐,吴江平望(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庐州佥判。时元兵南侵,愤贾似道误国,挂冠归。端宗景炎二年卒,年七十九。遗著由友人赵时远于元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编为《孙耕闲集》。事见本集卷首赵时远序及卷末《耕闲孙先生墓志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