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为胡鍊绣衣昭君所作,主要表达了昭君远离故国,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首先,诗的前两句“辽鹤犹能故国归,越禽亦解向南飞”,用辽鹤和越禽来比喻,说即使是飞得再远的鸟儿,最终也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昭君思念家乡的深切同情。
接着,“坐看绝塞时弹铗,起视明河夜揽衣”,描述了昭君身处绝塞之地,时而坐着弹铗,时而起来看天上的明河,夜晚则紧紧揽住衣服。这里的“弹铗”和“揽衣”都是昭君内心的无奈和寂寞的写照。
然后,“无语暗伤情脉脉,长吁空结气霏霏”,表达了昭君内心无尽的忧伤,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默默承受。长吁短叹,如同飘洒的细雨,弥漫在空气中。
最后,“君王早辩图多伪,何至红颜委命非”,诗人指责当时的君王不能明辨是非,导致昭君这样的红颜女子,命运多舛。这里诗人对昭君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也对当时的君王提出了批评。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昭君的孤独、忧伤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诗中的比喻、意象和情感都十分丰富,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