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对远方弟弟们的深深思念。
开篇"江渚秋风至"用简单的江边秋景,瞬间带出萧瑟氛围。"他乡离别心"直接点明主题:身处异乡的诗人,正被离别之苦缠绕。
"孤云愁自远"中,那朵飘远的孤云就像诗人自己,孤独而忧愁。"一叶感何深"更妙,一片落叶竟引发如此深沉感慨,可见诗人思念之浓。
"忧喜尝同域"回忆往昔与弟弟们同甘共苦的时光,"飞鸣忽异林"则感叹如今各奔东西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这里用鸟儿飞向不同树林,比喻兄弟分离,既形象又伤感。
结尾"青山西北望"是诗人遥望弟弟们所在的方向,"堪作白头吟"道出这份思念之深,直到白头都不会改变。一个"白头吟",既指长久思念,又暗含岁月流逝的无奈。
全诗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通过秋风、孤云、落叶等寻常景物,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对亲人的牵挂。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跨越时空的兄弟情谊,以及人生聚散无常的淡淡哀愁。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