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人无完人,谁都有短板和长处。就像检查物品时,在一堆普通人里,那些圆滑会来事的人反而更容易被注意到。
诗人用"稽可小人中"(检查普通人堆里)这个生活场景打比方,说明一个现象:真正踏实做事的人往往不起眼,而那些擅长讨好逢迎的人(便辟)却像麦芒一样显眼。这种对比既生动又扎心,揭露了生活中常见的人才评价误区——会表现的人比会干活的人更容易被看见。
全诗短短20字,没有华丽辞藻,却像一面镜子照出职场和社会的真实一面:我们常常因为偏见而忽视真正的人才,反而被表面功夫迷惑。这种观察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
应璩
(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