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泉

香炉峰顶生紫烟,玉京朝罢归神仙。
神仙洞府隔人世,是珠是帘泉非泉。
珠帘十里等闲事,何如常挂青山间。
清风明月入帘去,帘中似有人翩翩。
桃花含笑而未语,白石无情而谁怜。
帘兮帘兮胡不卷,吾将坐待三千年。

现代解析

这首《珠帘泉》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介于现实与仙境之间的神奇场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虚实交织的画面感 诗人先借用"香炉峰"(庐山著名景点)的紫烟营造仙境氛围,说这里是神仙下班回家的地方。最妙的是"是珠是帘泉非泉"这句——你分不清眼前是串串珍珠、透明帘子还是流动的泉水,这种模糊感让景物瞬间灵动起来。

2. 动静结合的哲学思考 诗人认为珠帘般的瀑布挂在十里山间很平常,真正珍贵的是它永远与青山相伴的自然状态。当清风吹动"水帘",月光穿透水雾,仿佛有仙人翩翩起舞。这里用桃花含笑、白石无情的拟人手法,暗喻自然万物各有性格。

3. 浪漫的时间观 结尾最有趣:诗人对着水帘喊"你为什么不卷起来啊",然后孩子气地说要坐等三千年。这种夸张既表现了对美景的痴迷,又用"三千年"打破时间界限,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对永恒之美的向往。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奇幻短片:开篇是航拍仙山云雾,镜头推进到流动的珠帘瀑布,最后定格在诗人托腮等待的顽皮身影。通过现实景物展开仙境联想,传递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独特审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