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薛公仪

蓟北纵横结客场,山中读礼罢含香。
青萍解赠秋如水,白璧投来夜有光。
篱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带风霜。
问君何日燕山去,枚马如云迟建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薛公仪分别时所作,通过描绘秋景和赠礼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蓟北纵横结客场,山中读礼罢含香”写的是在蓟北(今北京一带)的客居生活结束,山中研习礼仪的日子也告一段落。“含香”暗指高洁的品格,说明这段时光虽清苦却有意义。

颔联“青萍解赠秋如水,白璧投来夜有光”用两个典故表达深厚情谊:将宝剑“青萍”赠予友人,象征肝胆相照;友人回赠“白璧”,比喻纯洁的友谊在黑夜中依然闪耀。这里用贵重物品的互赠,体现彼此惺惺相惜。

颈联“篱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带风霜”转向景物描写:篱笆旁的菊花沾着夜露,天边南飞的雁群披着风霜。这两句既点明深秋时节的萧瑟,也暗喻人生漂泊的艰辛,为离别营造氛围。

尾联“问君何日燕山去,枚马如云迟建章”是临别寄语:询问友人何时能去燕山(指京城)发展,期待他像汉代枚乘、司马相如那样才华横溢,早日得到朝廷重用。“迟建章”指在皇宫建章宫任职,表达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全诗特色在于:
1. 用赠剑、赠玉的典故替代直白的抒情,让深厚友谊具象化
2. 秋雁、寒花的意象既写实又暗含人生况味
3. 结尾的期许不落俗套,将私人情谊升华到对友人事业成就的期待
4. 语言清丽,典故自然融入,毫无堆砌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