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日,同廖如川至太尉丞相府,留坐说周易,因赐酒并官历,赋此上谢
岁晚谬为趋府客,深惭款接异他人。
说经每笑匡衡老,赐酒何容毕卓真?
明日千官瞻魏阙,几时万国共阳春?
家乡似觉无归处,难拟酬恩致此身。
说经每笑匡衡老,赐酒何容毕卓真?
明日千官瞻魏阙,几时万国共阳春?
家乡似觉无归处,难拟酬恩致此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除夕那天去拜访高官(太尉丞相)的经历和感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心情。
前四句讲的是拜访过程:
1. 除夕这天,作者以客人身份来到高官府上,觉得受到特别礼遇很不好意思("谬为""深惭"说明他觉得自己不配)
2. 和高官讨论《周易》时,自嘲像汉代匡衡一样老学究(用"笑"字显得很谦虚)
3. 收到赐酒时,又自比晋代酒鬼毕卓(用"何容"表示受之有愧)
中间两句是感慨:
5. 想到明天文武百官都要来朝拜("魏阙"指朝廷),但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共享太平盛世呢?("阳春"比喻好时代)
- 这里透露出对时局的关切
最后两句最动人:
7. 感觉家乡都回不去了(可能是仕途漂泊太久)
8. 更不知道该怎么报答这份恩情("难拟"说明很为难)
- 把知识分子在官场中既感激又迷茫的心态写得特别真实
全诗妙在:
1. 用"岁除日"这个特殊时间点,强化了漂泊感
2. 通过匡衡、毕卓两个典故,既谦虚又风趣
3. 最后两句突然深沉,从个人际遇联想到天下苍生
4. 在道谢中暗藏了怀乡、忧国、自省多重情绪
就像现代人去领导家拜年,既感激款待,又觉得不自在,还想着工作和家乡,各种复杂心情混在一起。诗人把这些细微感受都精准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