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邻船吹笛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
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江上听笛的场景,通过笛声传递游子思乡的深情,语言朴素却意境悠远。

前四句写景叙事:江面空旷,月光清冷,露水泛白,突然传来不知何人的夜笛声。笛声从楚地曲调转为吴地音韵,诗人立刻断定——这一定是漂泊江南的游子。这里用"江空""月寒"等词营造出孤寂氛围,笛声的出现自然引出行客形象。

后四句抒情:诗人听出笛声在诉说游子心声:万里漂泊难归家,笛声里分明听得出双鬓已生白发。最后两句尤为动人,像是诗人对笛声的回应:柳枝已被折尽(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就别再让笛声吹落陇头的梅花了(梅花象征坚韧,暗指别让游子再心碎)。这里用"折柳""落花"两个典型意象,把离愁写得既含蓄又深刻。

全诗妙在以声传情:不明写游子面容,只通过笛声变化就勾勒出人物背景;不说思乡之苦,却用"鬓华""折柳"等意象让读者自然体会。月夜、江船、笛声的组合本身就像一幅水墨画,而其中流淌的乡愁又让这幅画有了温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