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主管大矾山歌

我昔典司群玉峰,中有一峰如此雄。
层圭累璧以亿计,垂棘悬黎知几重。
瑶墀日上光煜爚,琪树风过声冬珑。
依稀西母翳白凤,彷佛波神驱玉龙。
自从失脚堕尘土,无复有梦登芙蓉。
扁舟独钓秦淮月,忽见当年眼中雪。
苏郎那得便欺人,云是来从武都穴。
春深犹在玉皇家,秋杪却安淮海宅。
谁欤有力负之走,夜半赑屃群鳌力。
自是苏郎有仙骨,造物向君难久啬。
遂令仙圣役鬼工,预割云根分半席。
亦知客子是前官,送与新诗合消得。
客今跛鳖行步悭,无复鳌背观鲸澜。
何如举此为客寿,却送苏郎登道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赞美。下面我们逐句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1. "我昔典司群玉峰,中有一峰如此雄。"
这里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管理群玉峰的日子,群玉峰中有一座山峰非常雄伟壮观。

2. "层圭累璧以亿计,垂棘悬黎知几重。"
诗人形容群玉峰上的美玉层层叠叠,数不清有多少,宝石、美玉像垂下的棘刺和悬挂的珊瑚一样珍贵。

3. "瑶墀日上光煜爚,琪树风过声冬珑。"
群玉峰上的瑶台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琪树被风吹过时,发出冬日的声音。

4. "依稀西母翳白凤,仿佛波神驱玉龙。"
这里描绘了群玉峰上的美景,就像西方的仙母驾驭着白色的凤凰,又像是海神驾驭着玉龙。

5. "自从失脚堕尘土,无复有梦登芙蓉。"
诗人感叹自从失去了仙界的美好时光,再也没有梦想能登上仙界的芙蓉峰。

6. "扁舟独钓秦淮月,忽见当年眼中雪。"
诗人在现实中独自划船钓鱼,看到月亮,忽然想起了当年在群玉峰的美好时光。

7. "苏郎那得便欺人,云是来从武都穴。"
诗人调侃友人苏郎,说他从武都穴(一种传说中的仙境)来,好像是在欺骗人。

8. "春深犹在玉皇家,秋杪却安淮海宅。"
诗人在赞美苏郎,说他在春天还住在仙界,到了秋天却回到了凡间的淮海宅。

9. "谁欤有力负之走,夜半赑屃群鳌力。"
这里形容苏郎有着超凡脱俗的仙骨,连山神和海神都愿意为他效力。

10. "自是苏郎有仙骨,造物向君难久啬。"
诗人再次强调苏郎的仙骨,认为天地都难以长久地吝啬他的天赋。

11. "遂令仙圣役鬼工,预割云根分半席。"
诗人为苏郎感到自豪,认为他能够吸引仙圣和鬼神为他工作,甚至预分了半片云彩给他。

12. "亦知客子是前官,送与新诗合消得。"
诗人表示,他知道友人是从前的官员,因此送给他新诗以表达敬意。

13. "客今跛鳖行步悭,无复鳌背观鲸澜。"
诗人感慨自己已经无法像苏郎那样自由自在地游历,不能再骑在巨鳌背上观赏鲸鱼波涛。

14. "何如举此为客寿,却送苏郎登道山。"
最后,诗人表示,不如用这首诗为苏郎祝福,让他登上仙界的高山。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赞美,通过描绘群玉峰的仙境美景,以及苏郎超凡脱俗的仙骨,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