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同时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愁绪。
前四句写景:江水像清晨的天空一样宁静,两岸的岩石像傍晚的云霞般舒展。船行江上,眼前的景色让人恍如置身巫山之南。这里用"晓天"和"暮云"的比喻,既写出江面的平静开阔,又表现出山石的雄奇多变。
后四句抒情:楚地的游子思念归途,被贬的秦人远离故乡。月夜猿啼声中,泪水再次打湿了衣裳。诗人通过"楚客"和"秦人"两个典型形象,道出所有漂泊者的共同心境。最后用"猿鸣"和"孤月"营造出凄清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刻骨的乡愁。
全诗妙在将三峡风光与人生际遇自然融合,壮阔的山水反衬出人世的漂泊感。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面对永恒山川时,每个普通人都能共鸣的思乡之情。诗中"宛若巫山阳"的恍然错觉,和"泪沾裳"的真切伤感,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既领略山水之美,又体会人生之叹。
朱使欣
朱使欣,张说同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