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慈溪公以有令劝讲兼示诸生感事有作

按月明堂令,斋居古自稽。
四时曾不忒,七政已能齐。
礼向经帷奏,笺来学省题。
元龟何用卜,伯起在关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充满智慧的古代讲学场景,核心是赞美师长(祭酒慈溪公)遵循传统、教化学生的风范。下面用大白话拆解:

1. 开篇点题
"按月明堂令"指按照古代《明堂月令》的规矩办事,说明师长严格遵循传统;"斋居古自稽"说他在斋戒静修时仍坚持研究古籍——活脱脱一个严谨的治学老教授形象。

2. 天文喻德
用"四时(四季)不紊乱""七政(日月五星)运行有序"打比方,既夸师长教学如自然规律般稳定可靠,又暗指他像天体协调万物一样调理学问,这种比喻现在看依然很高级。

3. 教学现场
"礼向经帷奏"是上课场景:在挂着经书帷幕的讲堂里行礼如仪;"笺来学省题"写学生交作业——像极了今天交论文的画面,古今师生互动原来如此相似。

4. 终极彩虹屁
结尾用两个典故狂赞:"元龟(大龟)不用占卜"意思是老师就是行走的答案库;"伯起在关西"借东汉大儒杨震(字伯起)的典故,直接把老师比作学界泰斗,堪称古代版"yyds"。

全诗精髓
用天文地理的宏大比喻+接地气的教学日常,把一位恪守传统、治学严谨又深受爱戴的老师形象写得既庄严又亲切。最妙的是"四时""七政"这类科学概念被用来夸人品德,可见古人早就懂得"理科学霸"的魅力。

区仕衡

(1217—1277)广州南海人,字邦铨。入太学为上舍生。慷慨有智略,以天下为己任。尝上书论贾似道误国,又陈恢复之策,皆不为用。归而讲学九峰书院,人称九峰先生。诗文典雅。有《九峰集》、《理学简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