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温情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松陵江水去悠悠,何事东还不暂留"用流动的江水比喻时光流逝,诗人像唠家常一样问朋友:江水都懂得慢慢流,你怎么这么急着走呢?这种看似埋怨实则不舍的语气,让离别显得格外真实动人。
中间"驿路数行平望树"是精妙的视觉描写:站在驿路边,看着朋友远去的身影渐渐变成地平线上的几行树影。这个画面既具体又充满想象空间,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送别场景。
最后"西风斜日系归舟"用夕阳、西风勾勒出萧瑟的秋景,而"系归舟"这个动作细节特别打动人——诗人明知留不住朋友,却还在想象能用绳子拴住朋友的归舟,这种孩子气的幻想反而更显情谊深厚。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送别短视频:流动的江水、驿路树影、夕阳下的船只,配上诗人"怎么不多留会儿"的碎碎念,把古人送别时那种说不出口的不舍,都藏在日常景物和对话里了。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中国传统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