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大宗伯吴峦徲先生(辛卯) 其二

一掌河山亦践蹂,老臣霜雪正盈头。
掀髯犹抱沧桑恨,扼吭甘从孤竹游?
自是泽宫堪荐俎(先生毕命于学宫),岂无夜壑可藏舟!
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怅生刍何处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吴峦徲的大宗伯先生的过世,表达了对其生平遭遇和逝世的感慨。下面我来逐句分析,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

1. 一掌河山亦践蹂,老臣霜雪正盈头。 - 这两句描绘了国家动荡的景象和吴先生的高龄。"一掌河山"形容国家大片领土,"践蹂"形容遭受侵扰和破坏。"老臣霜雪正盈头"则描述了吴先生已年老,满头白发,暗示他见证了许多国家的变迁和动荡。

2. 掀髯犹抱沧桑恨,扼吭甘从孤竹游? - 这两句表达了吴先生对国家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掀髯"指的是他捋着胡须,"犹抱沧桑恨"表明他依然对国家命运感到不满和遗憾。"扼吭甘从孤竹游"是借用典故,表达他愿如古时贤人般,宁愿死去也不愿屈辱求生,体现其高尚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3. 自是泽宫堪荐俎(先生毕命于学宫),岂无夜壑可藏舟! - 这两句赞美了吴先生在学宫的贡献和高洁品质。"泽宫"指的是学宫,"荐俎"指为国家做贡献,意指吴先生为国家学宫尽心尽力,最终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岂无夜壑可藏舟"则是反问句,意思是难道没有可以隐居避世的地方吗?但吴先生宁愿在学宫中贡献自己,也不愿选择逃避。

4. 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怅生刍何处投! - 这两句总结了吴先生的才学和品行,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怀念。"趋朝当日称先达"形容吴先生曾是朝廷中的前辈,备受推崇。"惆怅生刍何处投"运用了"生刍一束"的典故,比喻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表达对吴先生的深深怀念,并不知道将哀思寄托在哪里。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吴先生生平的回顾和逝世的感慨,展现了他对国家和学问的忠诚与奉献,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动荡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