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再花丫山子有咏次韵奉答

草堂新赏荷高贤,綵笔真翻锦绣田。
奇品偶传南海曲,残春空想洛阳年。
倚风幽韵谁堪语,射旭孤芳谩欲然。
力倦敢辞勤抱瓮,清阴留与翠云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草堂赏荷的闲适画面,同时暗含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首联写诗人在草堂招待贤士共赏荷花,用"綵笔"比喻荷花,说它像一支彩笔在锦绣般的荷塘上作画。这里既展现了荷塘美景,也暗示诗人与友人以诗会友的雅趣。

颔联提到"南海曲"和"洛阳年",借用典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南海曲可能指代某种珍稀花卉,洛阳年则让人联想到牡丹盛开的盛景,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

颈联写荷花在风中摇曳的幽雅姿态,说它像"射旭"(朝阳)般独自绽放。这里用拟人手法,赋予荷花孤芳自赏的品格,实际是诗人自身高洁情操的写照。

尾联写诗人虽然疲倦但仍坚持亲自浇灌花木("抱瓮"),希望保留这片清幽的绿荫与翠云相连。这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诗人希望保持高尚品格、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全诗通过赏荷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的精神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悟巧妙融合,让读者在欣赏荷塘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品格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