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复古殿纪事
烈祖谋诒燕,冲人命绍龟。
禁严瞻复古,缔创想当时。
凤纪因多历,翚飞欲寝隳。
端居常念此,凉德恐羞之。
勉辑炎兴业,新还舜禹规。
栋骧非玉镇,朴斲仅涂茨。
咫尺羹墙见,延洪典则贻。
缅怀光宅旧,俨若焕章垂。
圣志惟先定,鸿名寓有为。
风烟沈庙算,天日俯畴咨。
屏翰环方召,言谟富禹夔。
權纲归总揽,制度永维持。
养士翔鸳鹭,蒐兵振虎貔。
宣王修政日,乐队武中兴时。
文治绥函夏,英威鬯远夷。
万年丕显绩,三纪太平基。
继述惭非称,规恢动慨思。
肯堂心翼翼,景行日孜孜。
绎车画攻雅,宜赓考室诗。
告成书梗概,拜手缉芜辞。
禁严瞻复古,缔创想当时。
凤纪因多历,翚飞欲寝隳。
端居常念此,凉德恐羞之。
勉辑炎兴业,新还舜禹规。
栋骧非玉镇,朴斲仅涂茨。
咫尺羹墙见,延洪典则贻。
缅怀光宅旧,俨若焕章垂。
圣志惟先定,鸿名寓有为。
风烟沈庙算,天日俯畴咨。
屏翰环方召,言谟富禹夔。
權纲归总揽,制度永维持。
养士翔鸳鹭,蒐兵振虎貔。
宣王修政日,乐队武中兴时。
文治绥函夏,英威鬯远夷。
万年丕显绩,三纪太平基。
继述惭非称,规恢动慨思。
肯堂心翼翼,景行日孜孜。
绎车画攻雅,宜赓考室诗。
告成书梗概,拜手缉芜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周必大写的,主题是歌颂宋孝宗主持修复皇宫复古殿的功绩。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修复工程的背景 诗中用"烈祖谋诒燕"比喻宋朝开国皇帝留下的基业,说孝宗像乌龟背负重任般继承祖业。提到宫殿年久失修("翚飞欲寝隳"),皇帝觉得不修好会有愧先祖("凉德恐羞之"),于是决定按舜禹时代的标准来重修。
2. 工程的政治意义 诗人把这次重修比作周宣王中兴("宣王修政日"),说孝宗通过这个工程展现治国决心。修宫殿不只是面子工程,更是要恢复朝廷威仪("英威鬯远夷"),像周代那样建立长久太平("三纪太平基")。
3. 诗人的态度 最后几句显得很谦虚,说自己记录这事像小学生写作文("告成书梗概"),但其实用大量典故赞美皇帝。把孝宗比作古代明君,说他的重修工程延续了宋朝正统("新还舜禹规")。
全诗亮点在于: - 用"羹墙见典则"的典故(比喻对先贤的追慕),把建筑修复上升到继承传统文化的高度 - 通过"翔鸳鹭""振虎貔"这些动物比喻,展现人才济济的盛世景象 - 把水泥木材的建筑工程("朴斲仅涂茨"),升华成振兴国家的象征
本质上是用修房子这件事,来歌颂皇帝治国英明,同时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期待。虽然现在看有点歌功颂德的味道,但反映了当时人对国家建设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