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曲

吴江女儿白如玉,花底纱窗傍溪渌。
玉箫春暖贴朱唇,故作阳春断肠曲。
扁舟掠水去如飞,不见嫣然一笑时。
回首江城只孤塔,向来一念复因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动人画面,核心是写一位美丽女子和诗人瞬间相遇又擦肩而过的怅惘。

前四句是特写镜头:吴江边的姑娘皮肤像玉一样白,她坐在溪边花丛掩映的纱窗旁。春天暖风中,她红唇轻贴玉箫,吹奏着令人心碎的《阳春》曲。这里用"白如玉""朱唇"形成色彩对比,用"断肠曲"暗示这音乐触动人心。

后四句转为动态场景:诗人的小船像飞一样掠过水面,再回头已看不见姑娘的笑容。最后望着远处孤零零的塔影,怅然自问:刚才那一瞬间的心动,究竟是为谁而生?"掠水如飞"与"不见一笑"形成速度差,突出错过之快;"孤塔"象征诗人突然的孤独感。

全诗妙在捕捉了两个"刹那":姑娘吹箫的惊艳刹那,和转瞬即逝的遗憾刹那。用现在的话说,就像你在地铁站遇见一个弹吉他的人,刚被旋律吸引列车就开走了,那种美好又怅然若失的感觉。诗人把这种现代人也会经历的"瞬间心动与错过",用600年前的江南水乡场景完美呈现了出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