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感 其二

圣王久已徂,方策不俱逝。大者载诗书,遗烈播无际。

猗嗟德不泯,文章亦相俪。吾观三五迹,旷代若同世。

区区汉唐来,群儒犹善继。葳蕤竹素间,君相赖攸济。

皇朝属全盛,重光施来裔。自非良史才,大业有瑕翳。

愿言见作者,缀缉列凡例。纷纶括群典,俶傥袭六艺。

言文行则远,斯理良匪细。惓惓告在位,秉笔当勿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志感 其二》主要讨论了历史、文化传承和写作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逐句分析,解释其含义和精髓。

1. 圣王久已逝,方策不俱逝。大者载诗书,遗烈播无际。 - 诗句的意思是:古代的圣王已经离世,但他们留下的智慧和历史记录却仍然存在。他们通过诗书保存了自己的功绩和精神,这些影响深远,无法磨灭。

2. 猗嗟德不泯,文章亦相俪。吾观三五迹,旷代若同世。 - 这几句说:道德和精神不会消失,反而通过文学作品被延续。诗人通过观察古代的榜样(“三五”是指古代的圣君),发现这些历史人物仿佛活在当下,与我们同在。

3. 区区汉唐来,群儒犹善继。葳蕤竹素间,君相赖攸济。 - 这里提到,从汉朝到唐朝,儒家学者们仍然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大量的文献(竹素:古代用竹简或丝帛抄写的书籍)中,君主和贤臣都是关键的支持力量。

4. 皇朝属全盛,重光施来裔。自非良史才,大业有瑕翳。 - 诗句意味着:当朝时期非常繁荣,但如果没有优秀的史学家,即使很多成功的事迹,也会被遗忘或失去光彩。这句话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准确的历史记录,才能保持历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5. 愿言见作者,缀缉列凡例。纷纶括群典,俶傥袭六艺。 - 这几句表达了希望看到那些记录历史的作者,他们整理和归纳各种文献,使历史和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同时,他们需要借鉴古代经典(六艺),进行创新和解释。

6. 言文行则远,斯理良匪细。 - 这句话强调,通过文字和行动,可以传播深远的影响,此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视。

7. 惓惓告在位,秉笔当勿替。 -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忠恳地提醒那些在位的官员和史学家,要秉持笔杆,不能放弃记录和传承历史的责任。

整首诗词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文学和史学记录传承文化与智慧的必要性。它提醒我们,只有认真记录和延续历史,才能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民族的记忆。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