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太姥山傍晚时分的生动画面,充满自然野趣和自由气息。
前两句写骑马游山的场景:无数山峦像浪涛一样从马蹄下滚过,回头一看太阳已经西斜。这里用"滚滚"形容山势连绵,用"入马蹄"的独特视角让人仿佛置身马背,感受山路的起伏。
中间四句用四种自然景物勾勒出山间生机:杜鹃啼叫时与友人分别,芦苇丛上方的天空显得格外低垂,白鹭叼着鱼从悠闲的钓船旁飞过,黄蜂抱着花蕊在枝头闹腾。这些画面有声音(杜宇鸣)、有色彩(白鸟、黄蜂)、有动静对比(安静的钓艇与忙碌的蜂群),就像一组生动的电影镜头。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把太姥山前的小路留给孤猿,让它自在啼叫。这种"让路"的写法很巧妙,表面是说把山路让给猿猴,实际是表达诗人对这份野趣的珍视,希望保持山林的原始之美。孤猿的啼叫更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空灵悠远的韵味。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风景纪录片,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精准的捕捉和排列,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山野生活的喜爱,以及那种无拘无束的心境。特别是"閒钓艇"和"自在啼"这些细节,透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刘镇
宋广州南海人,字叔安,号随如。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以诖误谪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贤之。工诗词,尤长于诗,明白清润,为时所推。有《随如百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