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赠给赵湖州的一首诗,有几层意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 诗中的对比:诗的开头用“拙速诙谐与巧迟”来形容不同的创作方式。这里,作者认为写诗要有自己的风格,无论是快速诙谐还是缓慢工整,关键是要符合自己的创作习惯。同时也提到了“约三章法赴吟期”,意思是和友人约定一起吟诗,显示出诗人们在创作上的默契和交流。
2. 情感的变化:诗的第二句说“一从鸥鹭忘情后,都是池塘入梦时。”这里借用鸥鹭的形象,表达诗人从某种情感或经历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更加关注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池塘入梦,给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梦中游历自然,身心得以放松和享受。
3. 互赠与期待:接下来的两句“星履盍酬高步武,竹符聊试小施为”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互动与期待。星履比喻友人的高步履,竹符则是一种象征,暗示着友人不仅有才华,还能通过小规模的尝试来施展自己的才华。这表现了诗人对方的尊敬和对对方才华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对方能有更多的作品问世的愿望。
4. 心灵的纯粹:“凛然心事明如日,况是从来畏四知。”这是诗的最后一句,意思是诗人的心事如夏日阳光般明亮,而这种明亮来自于他始终秉持的正直与诚实。这里的“四知”典出东汉杨震的故事,杨震拒绝了夜间送来的礼物,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此表明自己的清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心境的自信和坚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与友人的创作交流、情感变化及对正直品格的坚持,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世界和品质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