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两位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孤独苦闷的心情。
首联“日日怀刘子,时时忆郭生”直接点明主题:作者每天都在想念刘子(刘孟容),时刻都在回忆郭生(郭筠仙)。这种重复的句式强调了思念之情的强烈和持久。
颔联“仰天忽长叹,绕屋独巡行”描绘了作者孤独的形象——他抬头望天,突然发出长长的叹息,然后在屋里独自徘徊。这些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人倾诉的寂寞。
颈联“云暗乾坤隘,风来户牖鸣”通过景物渲染情绪:乌云密布,天地显得压抑狭窄;冷风吹来,门窗发出呜呜的响声。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和凄凉。
尾联“孤吟无与赏,寸憾浩纵横”是情感的爆发:他独自吟诗,却无人欣赏;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遗憾,也在心中无限放大,化作汹涌的愁绪。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的动作、景物和直白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切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它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思念亲友、感到孤独时的影子。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