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饮牡丹》借赏牡丹的体验,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惆怅。全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将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首联"尚记年时醉我宾,抽簪起舞坐生春"回忆过去与友人共赏牡丹的欢乐场景——记得当年和宾客们饮酒赏花,兴奋得拔下簪子起舞,仿佛瞬间唤醒了春天。这里用"抽簪起舞"的细节,生动展现了赏花人忘形的陶醉状态。
颔联"谁呼七七逡巡手,重现三三梦幻身"最富想象力。诗人看着牡丹,恍惚间觉得是有人施了魔法("七七"可能指道家法术),让这些花朵像梦幻精灵般重现眼前。"三三"可能指花朵层层叠叠的姿态,把牡丹比作转瞬即逝的梦境,暗示美好事物的虚幻性。
颈联"独乐园中老居士,沉香亭北谪仙人"用两个历史典故自比:司马光的"独乐园"和李白在沉香亭咏牡丹的往事。诗人以"老居士"自称,又自比被贬人间的李白,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淡泊,以及才华不被重用的落寞。
尾联"吾今望此如蜂蚁,莫怪名花向我颦"最为精妙。诗人说自己像渺小的蜂蚁般仰望牡丹,难怪花朵要对他皱眉("颦")。这里既有对牡丹高贵气质的赞叹,又暗含自嘲——在永恒的自然之美面前,人类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花朵的"皱眉"既可能是嫌弃,也可能是怜惜,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牡丹的美与人生的感悟紧密结合。诗人不仅描写了牡丹的惊艳,更通过赏花的过程,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面对永恒之美时的谦卑。那些欢乐的回忆如同魔法变出的幻影,而此刻的自己,终究成了花前的一个匆匆过客。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