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章 其三
羲车何暆暆,微物各有求。
隽才无长年,梦镜已白头。
精气塞大明,遗蜕安足留。
黄埃濛濛撒如雨,下辨齐州尽絙土。
中天白日若不光,我浮其生让前古。
吟诗作赋岂足论,后世知我勿以文。
朝狂暮狂胸礧礧,复取醇醪自昏秽。
朝愁暮愁衰色侵,只借粉蠹秏雄心。
渊骞以后尽章句,入传莫复求儒林。
隽才无长年,梦镜已白头。
精气塞大明,遗蜕安足留。
黄埃濛濛撒如雨,下辨齐州尽絙土。
中天白日若不光,我浮其生让前古。
吟诗作赋岂足论,后世知我勿以文。
朝狂暮狂胸礧礧,复取醇醪自昏秽。
朝愁暮愁衰色侵,只借粉蠹秏雄心。
渊骞以后尽章句,入传莫复求儒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直白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才华被埋没的愤懑,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全诗充满悲凉与狂放交织的情绪,像是酒后倾吐的真心话。
前四句用太阳西沉(羲车)比喻时光飞逝,说万物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才华横溢的人却往往短命,转眼就老了。这里暗含对命运不公的控诉——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施展机会。
中间六句画面感极强:黄尘像雨一样落下,遮蔽了整个大地,连太阳都暗淡无光。诗人说这样的世道里,自己宁愿把生命让给古人。这其实是反话,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世界浑浊不堪,活在这样的时代还不如古代。
后八句是诗人的自白:写诗作赋根本不值得夸耀,后人记住我不要因为文字。他整天借酒装疯("朝狂暮狂"),其实心里堵着大石头;早晚对着镜子发愁,看着自己衰老,只能靠酒精麻痹雄心。最后讽刺说孔子(渊骞)之后的读书人只会死啃书本,这样的"儒林传"根本不值得追求。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清醒着痛苦"的状态——明知喝酒逃避没用,但面对才华被埋没、理想破灭的现实,除了醉酒又能怎样?这种无力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诗中"黄埃如雨""白日无光"的意象,也非常适合用来形容现代人遭遇困境时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