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云庄比部(德舆)题李宪吉明经(旦华)遗影 其二

山阳闻笛共声吞,风义知君夙昔敦。
我到西湖痛师友,一寻宿草一招魂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和情感,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先,“山阳闻笛共声吞”,这里的“山阳”可能是指一个地名,而“闻笛”则是在说听到了笛声。这里的“共声吞”可能是指诗人与已故的友人李宪吉一起听到了那首笛声,但诗人因为思念而无法完全享受那美妙的音乐,所以说是“共声吞”,也就是声音一起被吞没在思念中。

接着,“风义知君夙昔敦”,这里的“风义”指的是友情的高尚和深厚,“知君”是了解你,“夙昔”则是从过去到现在,“敦”是深厚。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深知李宪吉的友情是那么深厚,这份友谊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

然后,“我到西湖痛师友”,这里的“西湖”可能是指诗人到过的一个地方,而“痛师友”则是说在西湖这个地点,诗人深切地怀念起他的老师和朋友。

最后,“一寻宿草一招魂”,这里的“宿草”可能是指野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一寻”是寻找,“一招魂”则是呼唤灵魂。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寻找李宪吉留下的痕迹,同时也希望能召回他的灵魂,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同场景下对友人的怀念,传达出诗人对李宪吉深厚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逝世的悲痛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