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叹 其一

维汉二千石,爵高权亦专。
龚黄有遗烈,千载扬简编。
我行见太守,名郡俨神仙。
出入拥旌旆,道路恒喧阗。
簿书委官阁,日午犹宴眠。
万金设僧饭,百金开歌筵。
遂将惟正供,挥霍如流泉。
昨奉大府牒,责算库藏钱。
漏卮其何补,称贷及市廛。
百端索属吏,汤火相熬煎。
稍稍囊橐充,又复事管弦。
元宵观火树,一树值十千。
旁人为太息,座上方陶然。
嗟哉此一老,霜华已盈颠。
但恣己所欲,不问民颠连。
朝廷有功令,煌煌日丽天。
何事位邦伯,袖如充耳焉。
爰为一老叹,用代相鼠篇。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批评性的诗歌,以一个老人的行为为题材,对老人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和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首先,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老人的地位和权力。“维汉二千石,爵高权亦专”说明老人地位高贵,拥有很大的权力。接下来的“龚黄有遗烈,千载扬简编”则是称赞历史上的名人龚遂和黄霸的遗风,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有很好的政绩,他们的名声被记载在书籍中流传至今。

接着,诗人描述了他见到太守的情景。“我行见太守,名郡俨神仙”形容太守的地位崇高,如同神仙一般。他的出行有着壮观的场面,“出入拥旌旆,道路恒喧阗”。然而,尽管他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和权力,但是他却没有好好管理公务,“簿书委官阁,日午犹宴眠”。这些描述反映了老人的失职和享乐的生活。

然后,诗人揭示了老人的挥霍无度和浪费。“万金设僧饭,百金开歌筵”说明他在佛教活动和娱乐方面花费巨大。这种挥霍导致他不得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填补财政漏洞,“遂将惟正供,挥霍如流泉”。接着,他因为财政问题受到了上级的责难,“昨奉大府牒,责算库藏钱”。但是,他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问题,而是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应对,“漏卮其何补,称贷及市廛。百端索属吏,汤火相熬煎”。这些行为使得他陷入更深的困境。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老人的生活状态,“稍稍囊橐充,又复事管弦。元宵观火树,一树值十千”。即使面临困境,他仍然享受生活,不顾他人的困境。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在别人面前保持快乐的状态,“旁人为太息,座上方陶然”。然而在他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问题。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和评价。“嗟哉此一老,霜华已盈颠”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同情和感慨。然而,“但恣己所欲,不问民颠连”则是对老人的批评和反思。诗人认为老人只顾自己的欲望和享乐,而不顾及人民的困境。最后两句是对朝廷有功令的提及和对老人的期望落空,“朝廷有功令”意味着朝廷有明确的法律和规定要求官员为人民谋福利,“何事位邦伯,袖手充耳焉”则是对老人没有履行其职责的批评和失望。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老人的行为和态度揭示了权力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忽视。诗人通过批评和反思来唤起人们的关注和行动来改善这个问题。

0